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J7污水處理站
推薦單位:北京華夏源潔水務科技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污水處理設備部分分包
項目所在地:北京延慶
項目概況
該項目屬于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場館設施建設項目的市政部分。賽區核心區范圍約16平方公里,是承擔比賽的核心區域。有縣道連接國道至賽區入口,本污水站位地賽區入口東側。處理規模為2500m3 /d。
污水工程工藝設計包括:污水處理系統及再生水回用供水工藝系統。(調節池工藝系統、預處理工藝系統、生物池工藝系統、膜池工藝系統、加藥設備系統、安全噴淋及洗眼器、臭氧制備及投加系統、活性炭吸附系統、貯泥池及污池脫水系統、再生水配水泵房設備、鼓風機系統、吊車設備、站內給中水、污水工程系統。
示范意義
北京華夏源潔水務科技有限公司參與施工的“延慶賽區污水站”順利竣工,屹立在海坨山上。收集到這里進行集中處理,處理以后產生了再生水。再回用到延慶冬奧村,作為沖廁綠化用水,日處理量是每天二千五百噸。主要功能是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提供造雪用水,以及為春季融雪水和夏季雨洪水起到一個攔蓄的功能。最終的目的是為賽區造雪供水的同時,最大限度收集賽區內的各類水源。泵站和管線將會發揮作用。屆時,佛峪口河內將會形成一個水面景觀公園,與延慶賽區山腳下的冬奧森林公園結合,形成冬奧延慶賽區周邊林水相依的格局。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處理后的水,部分用于補充水庫下游河道用水,部分回用于賽區的綠化、沖廁等;出水需達到《水污染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A排放限值標準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二者中低限值。設計進出水水質如下:
為確保出水水質達標,設計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當檢測出水水質未達標時,啟動臭氧活性炭工藝相關設備,進一步去除生化難以降解的有機物。
節能降耗:
采用節能、無油、無水、低噪音、低能耗空氣懸浮離心鼓風機。
基本保證水泵在高水位運行,避免頻繁開啟,有效節能。
站內臭氧冷卻水、藥劑配置水、設備沖洗水均采用處理后的水,有效節約水資源。
站內回用水泵采用變頻,有效節能。
各處理構筑物設計不低于2格,各單元格進出水可根據總處理水量自動啟停,避免低負荷運行造成大馬拉小車現象。
主要工藝設備(格柵、潛水攪拌機、水泵等)均設計備用,增長設備使用周期,同時有效避免設備故障帶來系統停止運行。
污水站設中控室,所有設備運行數據、污水站進出水水質等均上傳,實現污水站內設備遠程監控及控制,減少污水站人力資源投入及運行成本。
(2)社會效益
改善延慶環境質量,將大大降低冬奧會延慶賽區各種傳染病、公害病的發生及傳播幾率,提高冬奧會延慶賽區運動人員、相關保障人員的健康水平。
處理后的污水,經過消殺等環節達到回用標準后,部分用于補充水庫下游河道用水,部分送入賽區延慶冬奧村,作為沖廁綠化用水循環利用,大大減輕水資源短缺的壓力。
臭氣采用無組織排放,排放標準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501-2017)中表3 “生產工藝廢氣及其他廢氣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中單位周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濃度限值要求。
冬奧會延慶賽區環境的改善,將進一步提高北京的國際形象,更好地向國際及世界展示北京、展示中國。
(3)生態效益
污水處理站建成后,使冬奧會延慶賽區污水得到全面治理,將對小海坨山水環境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污水處理站建成后,由于每年可去除大量的污染物而取得良好的環境效益;每年去除的污染物量預計為:
COD=438噸/年;BOD5=270噸/年;SS=360噸/年。
TP=7噸/年;TN=45噸/年;NH3-N=40噸/年。
(4)項目施工特點及難點
項目施工時工期緊張,土建模板未拆除時,設備進場,建筑模板邊拆除邊施工過程中進行設備就位,二次砌筑時進行管路施工,粉刷、刮墻、風道和設備施工交叉作業。
污水站設計為負一層、負二層、一層,生物池在負一層,高6.5米,調節池在一層,高11米,施工人員利用安全繩、軟爬梯等工具上下工作面,對高空作業人員的要求及檢查比較高。
曝氣管路、曝氣頭安裝屬于有限空間作業,進入作業面前泵吸式氣體檢測儀、正壓式呼吸器、軸流風機等進行測試;(4)由于前期圖紙不完善,加之交叉作業后項目現場有改動,伴隨著邊設計邊施工,會出現預留口不夠、改變管路口徑或走向等情況。(注:原文有刪改)
原標題:【案例】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J7污水處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