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試點示范的平臺載體和典型引領作用。
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的評選工作,并于2021年10月14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生態文明論壇上對評選出的100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4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進行命名授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自2021年11月起,我們將原有“綠色發展示范案例”欄目更名為“生態文明示范建設”欄目,繼續對示范創建地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鮮活案例和典型經驗予以展示推廣。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2021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核心區,“塞罕壩”精神的發源地,擔負著為北京阻沙源、為天津蓄水源、為河北增資源、為地方拓財源的重要功能。
圍場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基調,牢固樹立生態“紅線”意識,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持續開展“藍天、碧水、凈土、雷霆”專項行動,大力發展綠色、高效和功能農業,凝練形成了以生物多樣性保護拓寬貧困群眾致富路、以小灤河濕地保護與綠色發展實現惠民富民、以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實現惠民增收、以“林木+旅游”融合發展助推生態富民、小小馬鈴薯變成發家致富的“金蛋蛋”、聚焦鄉村旅游謀劃綠色脫貧增收路等經驗做法,切實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現實,實現了綠色富民增收,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勢、綠色崛起、晉位趕超”的生態發展之路,探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兩山”轉化“圍場模式”。
經過不懈努力,圍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39天,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林草覆蓋率為68.55%,被譽為“水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探索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原標題:生態文明示范建設(258)|“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