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氧離子濃度高、空氣質量優、森林覆蓋率高、旅游氣候舒適期長……近日,中國氣象局正式發布2021年度中國天然氧吧評價結果,授予國內56個地區“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浮梁縣榜上有名。
這也是繼浮梁縣獲得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第四批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中國綠色影響力城市品牌”等多個殊榮后,新增添的一張重量級生態名片。
共建共治,保護碧水藍天
浮梁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工作,將其作為踐行“兩山”理論、提升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抓手。2020年12月,浮梁縣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浮梁縣“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實施方案,形成了“政府牽頭、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共建共治格局。
近年來,浮梁縣堅持以“提升森林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在生態建設上狠下功夫。縣林業部門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全縣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68.5萬余畝,實施防護林、森林撫育、造林補貼、油茶示范林等營造林工程項目8萬余畝,完成森林“四化”建設面積2781.8畝。實施生態公益林109.3萬畝,天然林保護107.7萬畝。成功創建森林康養基地5家,省級鄉村森林公園7處。相繼在206國道通道兩側建設天然林撫育改造提升示范林7000余畝,打造了一條森林質量與通道景觀雙提升的“百里森林景觀帶”。
同時,在全縣深入推行河長制、湖長制等各項工作,扎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2021年共計開展7100余次村級河長、200余次鎮級河長和30余次縣級河長巡河,發現并解決各類問題65個,下發督辦函5次,河道環境面貌得到極大提升,河流水質得到有效改善。
比拼“氧吧”實力,不只在于天資卓越的生態稟賦,還得守好綠水青山,以“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為抓手,確保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我們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常態化聯合相關部門做到有案必查、違法必究。”縣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全縣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450余人次,檢查企業210家,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28份,查處違法排污單位26家次,實施查封扣押等五類案件6件,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4家。年度內全縣共受理各類環境污染投訴舉報78件,均按時辦結,群眾滿意率100%。
科學支撐,筑牢創建基礎
冬日的三賢湖,樹影婆娑、波光粼粼,一條條彎曲的藍色休閑游步道連接著園內的各個景點,陽光穿過層層疊疊的樹枝丫,令人好不愜意。
浮梁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8°C,年平均降水量1804.8毫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1.4%。“浮梁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是‘中國天然氧吧’創建的基礎。”縣氣象局負責人說。
“每一個數據,每一項指標,都是經過大量的數據統計分析和精心科學監測得來的,容不得半點兒‘水分’。”縣氣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浮梁氣象站建站年份短,不足以反應浮梁氣候特點,景德鎮與浮梁地緣相近,為了更好地監測浮梁的空氣質量水平,為創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學支撐,工作人員幾乎調出了景德鎮近30年來的氣象資料進行數據分析。
2020年3月,氣象部門在浮瑤仙芝茶城和三賢湖公園建設了負氧離子監測站點配套負氧離子監測系統軟件,分別監測旅游景點和生活區負氧離子水平。
結果表明,浮梁月平均負(氧)離子濃度在1310? 2250個/cm³,年平均負(氧)離子濃度為1752個 /cm³,負(氧)離子濃度全年都超出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清新空氣的標準 (1000?1500個/cm³)。
據浮梁生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浮梁縣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為365天,AQI指數達標天數為354天,其中空氣質量為優的222天,良為132天,優良率為354天,占97.0%。
產業融合,共享生態紅利
在高嶺·中國村景區,每天游客絡繹不絕。自2021年國慶開園以來,超過35萬的游客來到這里感受“天然氧吧”的洗禮。高嶺·中國村景區依托浮梁“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的資源優勢,致力打造特色鮮明、業態豐富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近年來,浮梁縣充分發揮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優勢,按照 “宜居、宜業、宜游”的要求,修復自然生態,加大旅游招商,做大做強古縣衙、瑤里等既有重點景區,加快推進高嶺·中國村、花千谷、紅旗峰等重大旅游項目,借勢資本加速發展全域生態旅游,奮力打造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綠色發展的樣本。目前,全縣累計建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1個、省市休閑農業示范點41個。
下一步,浮梁縣將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立足鄉村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文化優勢,圍繞“兩山”轉化創新,在生態資源價值實現、鄉村產業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在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中走出浮梁特色發展之路。
原標題:“中國天然氧吧”浮梁,是這樣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