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的推進,帶動了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再生資源作為其中的一環,也迎來了另一個拐點,在細分領域中,電子垃圾在2018年迎來了報廢高峰,行業增速有望改善。
我國是電子產品生產消費大國,淘汰過后不少或在家中“沉睡”,或直接進入垃圾填埋場。手機是近年來更新換代速度較快的電子產品之一,有數據顯示,我國閑置的廢舊手機約10億部,但回收率卻不足2%。
回收渠道不完善是廢電子產品處理存在的一個問題。專業機構統計,目前國內約有近90%的電子垃圾沒有得到規范處理,而是經流動商販、個體戶回收后,直接交由小型回收企業、家庭拆解小作坊等進行簡單的回收拆解處理。
在處理電子垃圾上,國家的重視程度沒有絲毫松懈。2019年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鼓勵具備條件的流通企業回收消費者淘汰的廢舊電子產品,有條件的地方對建設信息平臺和回收體系等給予一定支持。這僅是眾多政策中的一小部分,此外還具有以下幾項政策或標準。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從電子垃圾的名錄、回收企業的審核和扶持、拆解處理等都已經有了相關的管理辦法和指南,這是規范廢電子產品回收體系的必要條件,由此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和監管有據可依。
有了依據,有了補貼,就要拿出實際的項目或行動來落實。2019年我國在廢電子產品回收拆解上也算是下足了功夫,根據網絡統計顯示,今年與此相關的新建項目就有幾十余個。
據了解,電子垃圾中含有較多有害物質,不規范處置會對空氣、土壤和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但如果能將其含有的金、銀、鉑、鈀等各類資源妥善利用,會獲得經濟與社會雙重效益,這也是我國對電子垃圾如此“上心”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為推進廢電子產品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北京于2017年率先試點“新型回收”,按照《關于征集北京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試點的通知》要求,北京市發改委會等4部門選取13家單位為北京市第一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單位,試點工作為期2年,將于今年12月底進行驗收。
根據初步統計,2018年13件試點單位共回收各類廢棄電子產品100多萬臺,超過了計劃回收量的16%。2019年2月,北京市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試點單位(第二批),并決定于明年年底驗收。
但隨著環保政策趨嚴,行業洗牌現象仍將持續,垃圾分類的強制實施,將顯著改變電子垃圾處理市場的混亂狀況,生產企業、回收企業、處理企業將進一步探索“互聯網+回收”、逆向物流回收、公益回收等創新模式,廢電子產品回收體系建設將會加快步伐,通過社會多方共同努力,這座沉睡的電子“礦山”會被盡早喚醒。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