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人們對于新能源未來的美好想象,正是刮起改革風潮的雙面印證。風、光、水、核之后,頁巖氣掀開了冰山一角,在能源開發手冊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中國,也正式開啟了頁巖氣勘探開采加速度。
是從煤油燈誕生開始,還是從蒸汽機發明開始,或者是從內燃機問世開始,世界上的一切活動都與“能源”這兩個字密不可分。
這也是為什么,美國要截斷伊朗石油出口引起了原油價格的動蕩;丹麥能源安全指數排名第二,提出2050年斷開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被世界矚目;中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5年位居,逐步成為能源供給側改革的生力軍,令人驚艷。
曾經面對傳統能源的欣喜,如今對新能源的渴求,時代轉變的長河里,盡是能源利用變化帶來的深遠影響。有專家稱,世界能源格局從未如此撲朔迷離,也從未如此明確地看到新能源的未來。
以往,人們總是認為,發達國家在新能源的開發意識、開發進度、開發技術以及利用效率上自然發展中國家幾個檔次。不可否認,丹麥標志性的風電系統,冰島的地熱能開發,歐洲核電光輝戰績,確實深入人心。
但是,且不說我國核電以“華龍一號”為首已經有了內外同進的架勢,就說美國引以為傲的頁巖氣開采,難道我們還差得遠嗎?
儲量的先天優勢
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證實,2017年我國能源礦產儲量中,頁巖氣增幅可觀,剩余技術可采儲量增長了62%。目前,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已經過萬億立方米,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國頁巖氣儲量,頁巖氣儲備資源遠超排名第二的阿根廷。
當然,儲備量、儲藏量、可采儲量諸如此類的數據只能證明我國頁巖氣資源豐富程度。也有外國媒體并不看好中國頁巖氣開采利用形勢,認為“中國不大可能復制美國頁巖氣繁榮”。
比起復制,為什么不能創造呢?中國頁巖氣儲備條件優越,用地質學分析法來看,確實開采難度遠遠超過美國。無論是埋藏位置,或是埋藏深度,運輸能力,對基建的要求等等,但這并不是能對我國頁巖氣生產下定論的理由。
就像當初,誰也無法想象,理論上更加困難的可燃冰開采,我國卻搶先一步完成了“領跑”蛻變。在頁巖氣這個問題上,我國為世界側目的“涪陵速度”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技術的驚艷突破
占據全國已探明儲量過半,生產頁巖氣突破180億立方米,惠及長江沿線2億多居民的涪陵頁巖氣田在我國探索這條清潔能源支線上逐級而上。丘陵地形,埋藏夠深,涪陵頁巖氣鉆探就是頂著這樣的問題完成一次次突破的。
截至目前,涪陵頁巖氣田已經創造了100多項國內頁巖氣開發紀錄,助力我國成為美國和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個完全掌握頁巖氣開發成套技術和實現商業開發的國家。5年時間,百億方產能基地的崛起背后是滿滿的自主創新。
相較北美頁巖氣田簡單的地質構造,一望無際的平原開采條件以及較淺的埋藏深度,涪陵技術含金量顯然價值更高。圍繞陸相、常壓、深層開發技術攻關,構建氣藏綜合評價、水平井優快鉆井、長水平井分段壓裂、試采開發配套及綠色開發配套五大技術體系,成果斐然。
勘采的縱橫深入
除了涪陵頁巖氣,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深度3925米,測試日產量近46萬立方米,足202-H1井的發現為四川盆地增添了涪陵之外的新附加值。解鎖新優勢,開拓新路子,四川盆地頁巖氣發展飛速前進。
按照規劃,長江經濟帶頁巖氣勘探開發基地將成,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安徽等多省都將在頁巖氣開發、輸送、應用上獲得先決優勢。日前,青海頁巖氣二維地震勘探項目也已經啟動,柴達木盆地將頻繁進入公眾視野。
說起柴達木盆地,昆特依坳陷、冷湖構造帶、賽什騰坳陷等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八寶山盆地,海拔高、雨水多,清潔開采頁巖氣的要求高。在挖掘頁巖氣發展潛力的道路上,“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上”的理念一如既往被貫徹執行。
結語:
的能源商業公司伍德麥肯茲數據曾表示,中國2020年左右頁巖氣產量或將翻番。顯然,看好我國頁巖氣產業縱深挺進的意味不言而喻。新時代,新工藝,新要求,新突破,我國頁巖氣事業閃耀世界的那一天,或許不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