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AAO污水處理一體化系統
生活AAO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是一種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利用微生物菌群實現除磷脫氮以及有機物的去除。主要工藝流程為厭氧區、缺氧區和好氧區3個功能段。作用分別為去除二沉池污泥中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氮、厭氧釋放磷、利用碳源反硝化去除硝酸鹽氮使之通過氮氣形式去除、通過好氧曝氣去除有機物并將氨氮氧化成硝酸鹽氮。

生活AAO污水處理一體化系統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經過處理的污水采用分點進水,進水點分別為預缺氧區、厭氧區和缺氧區,預進入預缺氧區的污水分量和沉淀池回流的污泥首先進入預缺氧區;(2)預缺氧區的混合液出流與預進入厭氧區的污水分量一起進入厭氧區;3)厭氧區的混合液出流與預進入缺氧區的污水分量以及好氧區回流的混合液一起進入缺氧區;4)缺氧區的混合液出流進入好氧區;5)好氧區的混合液出流部分回流至缺氧區,另一部分進入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沉淀下來的污泥全部或部分回流到預缺氧區,剩余的污泥排放,沉淀后的出水排放;
其中,當污水中碳氮比小于4.5,碳磷比大于17時,經過處理的污水進入預缺氧區、厭氧區和缺氧區的配比為1:2:7,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預缺氧區的外回流比為75%-100%;好氧區的混合液回流進入缺氧區的內回流比為200%-250%。
當污水原水中種碳氮比大于4.5,碳磷比小于17時,經過處理的污水進入預缺氧區、厭氧區和缺氧區的配比為1:4:5,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預缺氧區的外回流比為60%-75%;好氧區的混合液回流進入缺氧區的內回流比為150%-200%。
當污水中碳氮比小于4.5,碳磷比大于17時,優選地,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預缺氧區的外回流比為100%;好氧區的混合液回流進入缺氧區的內回流比為250%。
當污水原水中種碳氮比大于4.5,碳磷比小于17時,優選地,沉淀池的污泥回流至預缺氧區的外回流比為75%;好氧區的混合液回流進入缺氧區的內回流比為200%。

調試責任分工
(1)調試前,業主負責給水、電、污水及其他管線的接入,使之達到隨時使用狀態;
(2)調試過程中由業主負責提供水、電及與之相關費用;
(3) 調試過程中發生的與調試相關的藥劑費用由業主承擔,調試期間水質化驗由業主方化驗室。
(4) 業主負責協調調試過程中須與當地行政機關及現場周邊群眾關系;
5) 單機調試開始前,能達到污水處理廠環保、電氣、機修技術基礎知識要求的操作管理人員須全部到位;
(6) 單機調試和聯動調試期間,承包方現場技術人員負責設備調試、整改、
故障處理、操作演示、人員培訓工作;設計方和土建方負責人應積極配合工程調試,對設計中出現的問題應妥善解決;污水處理廠操作人員采用現場跟班形式,
運行維護
污水處理系統有手動和自動運行兩檔,自動檔可實現無人看守、長期正常穩定運行。其主要自動控制內容如下:
1 二臺污水提升泵采用液位自動控制,高液位啟泵,低液位停泵。
2 二臺風機交替運行,當一臺風機損壞時,另一臺能啟動使設備連續運行。風機可設置與污水提升泵同步啟動間歇運行,有效降低運行費用。
3控制柜有過流、缺相、過壓、欠壓等故障情況自動保護功能。
整個污水處理站電器設備維護工作,包括風機定期加油和水泵日常詢查,該工作可由電工班兼。
柵渣清除以及消毒氯片的定期投加可由環衛人員負責。
應用范圍:
該設備適用于生活有機污水及相似的工業廢水,如:生活小區、別墅、寫字樓 、賓館、食堂、洗浴中心 、中小型工廠 、醫院及中小型醫療機構、車站、機場、碼頭、商業街區、公園、名勝古跡等旅游風景區 、學校、機關單位、其他對場地、環境要求較高場所
工藝原理
綜合廢水自流經格柵格去大顆粒懸浮物流入廢水調節池;調節池中廢水均質均量后,通過液位計控制由污水提升泵打入水解池,利用厭氧微生物來對廢水中N、P、CODcr、BOD5等污染物進行降解。水解池內掛有彈性纖維復合填料以增加微生物量,池內存在高濃度的污泥混合液及生物膜,在池內有機物被兼氧菌降解,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氨態氮轉化為N2和NxO氣體的過程。水解池出水流入氧化池,在好氧的微生物作用下,將廢水中NH4+轉化為NO2-和NO3-。又借助池內彈性填料上附著的好氧微生物的氧化代謝作用,分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從而降低其BOD5、CODcr、等污染物指標。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入沉淀池,沉淀的污泥適當經氣提打入污泥池消化處理,沉淀池的污水主要進行泥水分離后再流入后續清水消毒池達標排放。污泥池累積的剩余污泥消化后由抽泥泵定期清理外運,上清液回流水解池進行反硝化脫氮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