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式提升機的設計理念你知道嗎?在工程建設當中斗式提升機的應用非常廣泛,那么有關斗式提升機的命名方法,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在此,中梁機械有限公司為大家講解一下:
斗式提升機大多以牽引形式進行命名,并且依照一主參數斗寬來確定規格大小,如機械電子工業部頒發的JB3926-85《垂直斗式提升機》標準中TH400環鏈斗式提升機(T-提升機的是Ti、H——環鏈的拼音Huan),斗寬為400mm。
一般來說斗式提升機的組成結構有驅動裝置、出料口、上部區段、牽引件、料斗、中部機殼、下部區段、張緊裝置、進料口、檢視門等幾大部分組成的。其牽引件常用橡膠帶、圓環鏈、套筒磙子鏈幾種型式,從而形成了三種基本結構型式。
在新的標準中規定了TD型、TH型、TB型三種結構型式的提升機,將分別替代國內原D型、HL型、PL型三種機型
另外,除了上述定型產品以外,NTD內斗式提升機是一種內部加料、重力式卸槽,結構比較新穎的機型。而ZL型斗式提升機,DTG型斗式提升機(牽引件是膠帶、無底料),脫水斗式提升機等,但因生產量較少,所以應用領域相對較小。
斗式提升機在設計過程中,所依據的一些原始參數以及物料的選擇,主要是引用大量的公式計算的,如:如參數表、圖列和標準,終反復校驗并核算,得出結果。
_目前而言,斗式提升機的設計大部分還是處在人工計算以及人工繪圖的基礎上,而管理方面也相當混亂。對于某個產品的設計任務完成后,通常設計人員只是注重結果,其設計的過程將沒有用處。在下次對同一型號的產品進行設計時,或許只是一些基本參數改變,從而導致設計過程再重復一遍,這樣的設計過程明顯工作量大,進行了許多重復性勞動而且設計效率低。
傳統的設計方法是經驗和類比方式的設計方法,如利用傳統的設計方法對一個零件進行設計并達到投產的過程往往需要話很多的時間,因此開發周期長,而且各個設計環節之間缺乏信息的溝通和交流,使得設計人員之間合作不協調,引起設計失誤,還有設計人員在查表計算引起的誤差,這些都是人為引起的失誤還有等等。為了解決諸多問題世界各發達逐漸重視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的研究,先后產生了許多的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技術。現代的機械設計正在向著數字化、網絡化發展。
斗式提升機的結構簡單,而下,設計過程已經比較規范化了,在利用Internet的服務平臺、Web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支持下,能將設計過程優化,使設計人員能夠在不受到地域的限制,在一個統一且易于訪問的平臺下進行的異地合作與設計,從而快速開發產品,提供設計成功率。